建筑施工企业的改革(建筑施工企业改革重组方案专业资质升级)
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提出六方面改革举措
按照国务院部署要求,住建部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起草了《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11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改革方案》,共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改革举措:一是精简资质类别,归并等级设置。
法律分析:《改革方案》共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改革举措:一是精简资质类别,归并等级设置。将大幅压减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改革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许可的25项公路资质将压减至12项,压减幅度为52%。
法律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一)精简资质类别,归并等级设置。
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有哪些?
1、岗位数字化、项目管理数字化、企业管理数字化。随着市场规模的逐渐饱和以及人口红利的消退,建筑企业需要推动生产和运维岗位实现数字化则必须应用实时、准确、全面的精益管理手段,提高效率及节约用人成本。
2、优先选择最有利于企业的领域: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建议首先选择最有利可图或有最大效益的领域进行改造和升级。这可以带来早期的成功和快速回报,增强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信心和动力。 寻找合适的技术解决方案:在选择数字技术解决方案时,企业应充分考虑自身业务需求、技术成熟度和可持续性。
3、山东省淄博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党委政府按照“要紧紧围绕为社会提供高品质建筑产品这个核心,落实好新时期建筑方针,推动建筑产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的要求,将建筑业转型升级作为带动整个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取得了较好效果。
4、二是要深化经营管理机制改革,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首先要坚持主营一体化发展。就是要依托工程总承包的优势,从勘察、设计、材料采购、施工管理、项目调试方面,做强做优主业,这是关键。其次是坚持多元化经营。就是在做强做优主业的同时,有条件的可向非建筑领域渗透,发展新兴产业。
建筑企业资质改革考核重点是这5大指标
1、改革后,10类施工特级资质,包括房建、公路、铁路、港口与航道、水利水电、电力、矿山、冶炼、石油化工、市政一共10个类别,整合为综合资质,可以承担各行业各等级施工总承包业务,大大拓宽了企业承揽业务范围,横向全部打通,只要企业有信誉,有能力,就可以跨行业承担任务。
2、建办市函〔2022〕361号文印发后,企业直接申请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二级资质的具体考核指标是什么?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有关事宜的通知》(建办市函〔2022〕361号)规定,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可直接申请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二级资质。
3、如:建筑 工程施工总承包甲级资质标准中,要求企业完成“3类中的2类以上工程,是 指企业完成的工程中,高度、层数、建筑面积等3类考核指标中至少应满足2类, 否则即为业绩不达标。 企业申请多个类别资质的,工程业绩应当分别满足各类别资质标准条件。
4、增加现场管理人员数量要求 更加明确企业对专业方向的要求 主要体现在人的素质和科技创新方面,要求大而强,精而专的主导 对新的资质调整后的工作重点要求是:除各类别最低等级资质外,取消关于注册建造师、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持有岗位证书的现场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的指标考核。
5、改革后,工程监理资质类别和等级由34个压减为21个,压减38%。 14大要点总结 重点一:原特级资质直接换发施工综合资质、一证“封顶” 将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调整为施工综合资质,取得原10类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中的任一类,即可换发综合资质。
发布时间: 2024-06-12